南山警方查獲的問題蟶子,確實比較肥大。南都記者霍健斌攝
深圳灣淺灘處,數百人集體躬身勞作抓海鮮,場景壯觀(詳見本報今年5月4日報道)。但此場景背后卻隱藏著黑幕:這數百名漁民幾乎都由一團伙控制,后者每天從這片海域可收獲數噸蟶子,并經由羅湖、南山等區的海鮮市場流入市民餐桌。事實上,該片海域因污染嚴重早已被列入嚴重污染水域,蟶子很可能重金屬嚴重超標。
南山警方前夜昨晨展開行動,將這個團伙緝捕歸案,該團伙核心成員至少涉嫌觸犯非法捕撈水產品和制造不安全食品兩項罪名。
污染海域現漁民身影
涉事的深圳灣海域由于緊鄰香港,一直屬于邊防管制區域,市民和漁船一直不得涉足。另一尷尬的現實是,由于近年污水排放嚴重,深圳灣水質劣于國家第四類海水水質標準,屬于嚴重污染水域。
但對習慣在灘涂生存的貝殼類海鮮蟶子而言,重金屬超標的海水阻擋不了其大肆繁衍。用當地管理者的話說,由于人跡罕至,該片灘涂的蟶子數量一度多到隨手撿的地步,而且因為海水富營養化的關系,該海域的蟶子相當肥大。
但在深圳市一項旨在打造西部濱海休閑帶的工程中,該片海域日漸成為市民可以靠近的親水區。今年以來,大量在休閑帶游玩的市民發現,原本空曠的海灘處,出現了一群漁民的身影,出于保護環境的考慮,此類報料陸續被傳遞至南都。
下海三小時能打撈近70斤
今年4月29日晚,南都記者在靠近深圳灣公園采訪時發現,灘涂中不時有燈光閃爍,附近居民王先生說,這些正是漁民正在海下作業時用的燈光。在沿海灘涂上,不時有漁民三兩兩上岸。這些漁民頭上戴著照明燈,用繩子牽引著白色的塑料箱,箱內便是捕撈的蟶子等水產品,都已堆了大半箱。
一名漁民稱,他們每天都會趁著傍晚退潮時下海,越過邊防線,一般在海中作業兩三個小時,便可有幾十斤的收獲,最多時一天能打撈近70斤。
該漁民說,在盛夏季節的白天,是蟶子集體爬上灘涂的時間點,因此也正是漁民下海挖蟶子的最好時節。但具體何時下海,還得看潮水,每天潮水退去、灘涂露出的三個多小時,就是他們挖蟶子的窗口時間。
深圳灣禁漁及人工養殖
據深圳海洋局調查顯示,目前深圳灣水質劣于國家第四類海水水質標準,屬于嚴重污染水域。該類海域只能用作海洋港口水域或海洋開發作業區的用水,嚴禁捕撈和人工養殖,市民若長期食用該類海域水產,將對身體造成傷害。
海水污染嚴重,又緊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深圳灣海域已被劃入禁漁區,而目前又是國家明令禁止漁船出海作業的休漁期,但對于這數百名漁民來說,這些禁令似乎對他們并不生效。
近日,南山公安分局接到市民投訴,稱深圳灣海域非法捕撈現象嚴重。接到投訴后,南山公安分局刑警大隊和南頭派出所組成聯合辦案組,對該海域的非法捕撈現象展開調查。
警方在前期暗查中發現,活躍在深圳灣海域的人馬一共分為兩撥,一撥是附近漁民無組織地下海挖蟶子獲利,但另一撥由數百人組成的隊伍,卻有嚴密的組織。
主要流入羅湖南山兩區
據調查,該非法捕撈團伙的老板是一名年僅26歲的陳姓男子,該男子租用11條漁船,其中7條為大船,4條為小漁船,此外,該團伙還從福建招來400多名當地漁民來深,以組織出海和定向回購的方式,與漁民結成利益共同體。
“光停在岸邊的電動摩托車,就有兩百多輛,陣勢相當大。”南山刑警大隊參與辦案的楊警官表示。
“平均每人能挖幾十斤,最保守的估計,這個團伙一天可以從深圳灣挖出三噸蟶子,甚至更多。”楊警官說,根據團伙與漁民達成的默契,蟶子被漁船運上岸后,由該團伙集中回購,回收價大致在3元/斤。據了解,該團伙有專門人員負責過磅和財務。
就在蟶子被船只運上岸的同時,該團伙的多輛面包車和人貨車守候在濱海大道旁,蟶子裝箱后,這些車輛立即駛往市區。
據參與前期暗訪的辦案警察稱,他們曾一路跟蹤這些車輛,發現蟶子主要被運往羅湖區的羅芳、東門兩大批發市場,以及南山區的蛇口海鮮市場。據了解,每天以噸計算的蟶子,經由批發市場進一步分銷至二級街市,或者被市民直接購回家中,進入餐桌。
另據南都了解,包括白石洲在內的大量食街和酒樓,也會大量購進產自深圳灣的問題蟶子。此外,深圳灣海域多年來一直存在非法捕撈現象,由于人員不足與管轄海域面積較大,漁政大隊執法力度遠遠無法達到令行禁止的程度。
據楊隊長介紹,20多天前警方接到群眾舉報,由于非法捕撈重量高于2000公斤,已達到立案標準,南山分局決定與漁政進行聯合執法,對非法捕撈團伙進行“圍剿”。
在完成調查取證后,南山警方前夜昨晨出動上百警力,分為5組實施抓捕活動,并在海上增設1組警力,在漁政的配合下將非法船只扣押。南山警方依據非法捕撈海產品與制造銷售不合格產品這兩項罪名對犯罪嫌疑人實施抓捕。目前,警方共抓獲嫌疑人19名,其中包括1名組織者陳某,這19人在作案過程中主要進行收購、過秤、記賬等分工合作。
■后續
繳獲海產品已被抽樣送檢
南山刑警大隊的楊警官說,辦案隊曾就“深圳灣為何有如此大量蟶子”等問題詢問有關專家,專家給予的答復是,由于深圳灣海域污染嚴重,蟶子才會長得大而肥,這也是漁民趨之若鶩的原因。但是,蟶子埋藏在海泥之下,一般而言,這里是重金屬沉積最為嚴重的地方。
有專家告訴記者,由于重金屬污染,大概上世紀90年代,深圳灣就絕少見到大型魚類了。但貝殼類因為生命周期短,需氧量少,受影響相對較小,逐漸成為這片海域里孤獨的存在,而鷺鳥,也只能無奈地靠著一份收窄了的食譜求活。
“蟶子寄居在受污染的海泥下面,天氣一熱便會冒出來”,南頭派出所副所長胡永高說道,由于受到污染,打撈上來的蟶子可能重金屬嚴重超標,攝入后對人體會造成很大傷害。據了解,南山警方已經將繳獲的蟶子進行采樣,并送往專門機構進行重金屬含量等方面的檢測,待檢測結果出爐后會向社會公開。
■延伸話題
大肆捕撈影響濕地生態
在后海灣、紅樹林公園的一片淺灘之下,小魚、花甲、蟶子、螃蟹在此繁殖,而鷺鳥則以此為食,各類生物在該區域組成一個食物鏈。
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專業人士昨天在接受南都采訪時也表示,深圳灣一帶與香港米埔共同組成的濕地生態體系,是國際候鳥的中轉站,該海域要為每年南下過冬的候鳥提供食物,大量漁民深入灘涂作業,從長期來看會破壞區域的食物鏈,而且人類的大量活動,也會影響該區域鳥類的繁衍生息。
■背景鏈接
消失的“南山蠔”
事實上 ,深圳灣海域原本是傳統上的生蠔養殖地,該海域出產的生蠔因肥美而出名,被冠以“南山蠔”之名。
但伴隨深圳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深圳灣海域的水質急劇惡化。2007年,為疏通航道和避免污染超標海鮮流入市場,深圳市有關部門以補償漁民和異地設養殖場方式,將深圳灣海域的5000多個蠔排和魚排集中清理。 |